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晚唐浮生 第73节(4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杨悦其实与拓跋思恭是有过几面之缘的,关系并不差。在他看来,拓跋思恭并不算什么叛逆,撑死了是这个年代常见的割据军罢了。但邵大帅执意削藩,还有什么好说的?

不过灭拓跋家简单,想治理好宥州可一都不简单。定难军四州之地,绥、银二州经过大帅多年移民,大概已经有了二十万汉民(包括北征草原抓获的妇孺),人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变。但夏、宥二州,可就不是汉人的天了。

夏州还好,因为是政治中心,因此陆陆续续搬来了很多官员、军士家属。尤其是后者,因为地战不休的缘故,河、昭义等地的军士家属陆续搬来,早先定居绥州的军士家属也在朝这边迁移,因此汉民数量已经快速增加到了四万多人。但他们主要住在州城及附郭的朔方县,德静县、宁朔县两地较少,野外广阔的荒地仍然是平夏党项的天

是,这些夏州的平夏党项一直是州中制着,比较恭顺,现在也开始羊。但这只是因为定难军武力横的缘故,若是哪天不行了呢?这些人会不会起别样的心思?难说。

再者,拓跋氏被攻灭了,作为平夏党项另一个大族,麟州折掘氏会不会快速坐大?该如何制衡他们?

绥、银二州二十万汉民好,夏、宥二州的二十余万蕃民可不好。他们以游牧为生,即便全换成汉人,但只要仍然以游牧为主要营生,就一样难

杨悦屯驻榆多勒城多年,对附近的党项、突厥、回鹘落了解颇。他们没有,逐草而居,对官府的向心力极弱,信任度也极差。落间要么互相吞并,要么联姻自保,经常多年不贡赋,偶尔被打服一次,老实个几年,随后故态复萌,让人颇为疼。

邵大帅,该怎么治理宥州呢?

“不愧是镇守榆多勒城多年的兵,吴移四实力不弱,竟然被一击而破,杨军使治军有方啊。”将杨悦请到边坐后,邵树德吩咐李一仙去煮茶,赞:“缴获的羊,又可为军中赏赐,算是派上大用场了。”

“大帅,破党项不难,治党项难。”杨悦忍不住说:“宣宗、宪宗、武宗三朝,都派军征讨过党项,皆大胜。可为何始终难以平定?一者边将残暴,军士劫掠成,党项不堪其扰,愤而作,二者平夏党项向以游牧为生,让他们地几无可能。如此,大帅可有良策?”

邵树德明白杨悦的意思。

党项作多次,原因复杂。募军制的职业武人军纪败坏是一方面因素,昔年安禄山手的人就经常劫掠契丹,擅启边衅,然后平定之以为战功,为此玄宗还屡次申饬过。但没有用,边将天然喜拥寇自重,后世明朝的李成梁不就喜让女真各打来打去,有时候还他们造反,给自己创造战功么?

但这事对自己不是什么大的问题。定难军不过四州之地,他还得过来,将们又都是他一手提的,军士们对自己也很信赖,擅启边衅这个事,他还得了!

但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确实是个问题。从上半年北征草原以来,他就一直在和幕僚们讨论,最终的结论是抓住人、酋豪,让他们信服,给他们利益,总之多,慢慢分化瓦解,拉拢充实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haitangsoshu.org
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