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晚唐浮生 第64节(1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“还是大王治政有方,绥州安定,又垦田数千顷。现时或还不觉,等再过数年,定然大不一样。”

“你认识某?”邵树德笑问

“衣紫,上百甲士环绕,绥州可无第二人。”

“如今河东是个什么形?”

“今岁好一些,过去两年遭沙陀兵抄掠,百姓苦不堪言。”

“若是过不去,不妨西渡绥、银二州。邵某别的不敢保证,让这世太平还是可以的。”

中年人闻言也有些动。如今这个世,太平就是最难得的啊。只要世太平,没有军纪奇差的兵劫掠,他就有把握让生意不断大。

“河东客商一般来绥州采购何?”邵树德又问

“褐布、、鹿革、牲畜、鸟羽、杂、白胶、毡、药材、蜡、事,大宗还是药材、牲畜和。”

“三年前外地客商甚少。”邵树德

“绥州渐丰,又太平安定,自有人前来售卖货。”中年客商答:“既来卖货,回程时亦会买一些,总不能空跑。”

邵树德。他遣人去附近各镇开办行,除了卖之外,亦会采买当地商品甚至是人——人是如今夏绥最匮乏的“商品”,仅次于粮

“城店铺林立,却是有些凌,此乃某之误也。若在城外辟地开办一集市,设专员制,统一收取榷税,客商以为如何?”邵树德问

“自是愿意。”客商苦笑,:“在城开店,货,都要给钱。更有那胥吏……”

他这话没说去,但邵树德明白。集中设易市场,不但货方便,同时理上也更规范一些。而在城的话,几乎什么人都想过来吃拿卡要一番,州里的、县里的多如的贪官污吏。

还不如另设一市呢!少一些人盘剥,最重要的是自己收取榷税时也更方便。

绥州现在不但缺粮,更缺钱帛。而商业,从来都是官府现金税收的主要来源。考虑到绥州地要冲,南面是鄜延四州,东面与河东、河中隔河相望,在这里设集贸市场,如果能好生经营的话,确实可以引很多人过来易,收取大量榷税。

宋乐前些天和自己聊过。他河东的西河宋氏,家里有人在经商,讲来的许多让邵树德这个一直打打杀杀的武夫大开界。

简而言之,因为晚唐社会比较动,商人们为了保障自利益,抱团的形非常普遍。一般是经营同类商品的商家聚拢在一切,曰“行”。大行面分小行,有行首,统一垄断价,对抗官府的课征,应付军的索取。行会成员还定期聚会祭祀,自募护卫,弓刀甲齐备,应付路上的盗匪或兵劫掠。

不要小看这势力。几年前窦瀚持节晋时,有军士,他就从几个大行那里贷款五万缗钱发赏赐。他为什么不直接抢?一个是这些行商有官面保护伞,第二个也是因为人家有武装力量。昭义军劫掠晋三城,被坊市民击杀千余,这个“坊市民”真的是普通市民吗?

“市”,本来就是商家聚集的地方。能击杀千余昭义军士卒的“市民”,非得有弓劲弩、大刀槊才可能。这些军用武本来是官府严加控的,但这个年代疏于理,商家很容易就能从官府的武库里“淘”到东西。

犹记得当初岚、石二州给驻守遮虏平的天德军送军械,送来的数量首先就不对,然后质量也参差不齐,这里面一定有很大的猫腻,说不定就是私盗卖给商家了。

邵树德想把夏绥四州的商品卖去,比如数量庞大的牲畜,那么就绕不过这些能量大的商会。其实,是时候与他们接了。商人只想求财,他们也不想搞一大堆武装护卫,徒增耗费,对安定的社会环境非常渴求。自己若能持续提供安定的秩序,并打名气,相信可以把绥州成一类或某几类商品的集散地。

夏绥那么多牲畜,搞个牲畜集散市场不香吗?后世宋朝每年从西夏买那么多,可见地百姓对这些草原特产商品还是非常兴趣的,价格低,有竞争力啊!生活不易,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,我的卖两三千钱,你卖四五千钱,就商业层面来说,胜负已分。

当然,得先控制夏、宥二州的草原杂虏,不然哪来的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haitangsoshu.org
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