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晚唐浮生 第61节(1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三原县令仍是裴远,不过他上就要挂印而去了。家也找好了,夏州朔方县令,对,就是槽到邵大帅手扛活了。邵某非常欣赏他筹措粮草、打探消息的能力,两年来帮了不少忙,也屡次表过忠心,于是决定将其任命为朔方县令。

朔方县就在夏州城里办公,可以说是夏绥镇理所,对裴远来说也算不错了。

“裴县令,可否筹措三万斛粮豆?”邵树德问

“大王,这会县库空虚,不妨等到夏粮收了后再说?”裴远建议

还有两个多月才收获夏粮,邵树德想了想,这会百姓手里怕是也无多少余粮,便应允。要走,也不急这两个月。如今关无主,圣人和百官还在蜀中,没有丝毫动的迹象,王徽、田从异二人只安,余皆不问,地方上几乎都于自治状态。要捞钱粮,夏天确实是最好也是最后的机会。

富平八县,一县个三四万斛粮,算上缴获及剩余的军粮,估计最终能有三十万斛粮带回绥州。

算上刘敬要带回绥州的六千巢众,此时绥州五县人将达九万七千余人,比起两年多前翻了一番还多。去年新开垦的土地今年播应是上了,如果不什么岔,今年秋收时全州可获粟米约56万斛,去掉州开支(州兵及政府支)、百姓生活所需,还有约二十万斛粮剩余。自己再从关中带三十万斛回去,明年一年军队的粮赐缺已解决了大半,剩的再卖,应该也能凑上了,甚至还能余不少来充作赏赐。

明年是勉支应过去了,可后年呢?巢贼已奔,关中安定,不到移民人了啊。而没有移民人,开那么多田地又有何用?本没人耕,除非抓党项人。

陈诚在一旁听着邵树德、裴远二人的话,默默沉思。主公在关中攒的好名声,怕是因为征粮一事又要削减不少。不过老百姓不是傻,他们不会要求上位者是一个纯而又纯的德君,只要你给他们安稳,比其他军阀多一仁义,那就足够了。

遍数关中各路军阀,大分人连给百姓安稳的生活环境都不到。更别说还时不时劫掠地方了,有这些同行衬托,大王将永远是“德君”、“仁义之辈”。

对了,关于买的事,刚刚升任邠宁节度使的朱玫表示想购买五百匹战、三百匹驮、一百匹骑乘用。邵树德得知消息后也是一惊,这朱玫有想法啊,是要扩大骑卒?不过他也懒得了,朱玫老相识,可以便宜,粮易,大家各取所需。至于邠宁庆三州是否富裕,能不能拿得,这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。

※※※※※※

今天是寒节,刘氏在院里摆好了案几,布满了糖、杏粥、、麦粥等。封绚、封都二人也坐了过来,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谈笑,甚至商议着去踏青游玩,仿佛如今仍是太平年景一般。

“邵树德才二十余岁,便已得封灵武郡王,以后怕不是能封亲王,位极人臣?”刘氏说这话时,已不再小心翼翼地观察自家小姑的脸

事实上经过这一年潜移默化的输,她觉得事差不多已经到渠成了。小姑上次看过邵树德一,不是什么凶神恶煞般的武夫。形貌虽谈不上俊逸非常,但中上之姿还是有的,刚之气十足,气度不凡。刘氏觉得以前自己在他面前还敢说几句话,现在却没这个勇气了,当了大帅,掌兵多年,不知杀了多少贼人,说话间一不容置疑的味,让她这个妇人到有害怕。

还好,小姑现在对这个人已经不排斥了。看她最近的一些言行举止,好像也没了一定要守寡的意思。再加上刘氏时不时的风,比如郡王嗣可蒙荫,一生便有官,比如郡王妻妾都有仪仗、华服等等,事基本上已经成了。

“就是夏州那地方不太好,夏日燥,冬日酷寒,比关中差之远矣。”吃完麦粥,刘氏有些不满意地说

“夏州风,自不同于中土。妾闻有山川草原,野羊、雕鹘遍地,山中多奇木、异卉、良药,层峦叠嶂,苍翠如染。豹、虎、鹿居其间,云雾不退,亦有万般风。”封绚自然而然地说

“听说还有大漠,沙三尺,不能行,行人皆乘骆驼。沙中生草名登相,又曰沙米,收之可。”封都亦补充

这就及到刘氏的知识盲区了。她生军校武夫家,不像两位小姑饱览群书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haitangsoshu.org
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