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晚唐浮生 第53节(1/3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陈诚暗暗松了一气,:“某知矣,这便动。”

邵树德:“速去,越快越好。找个能说会的说客,此事若成,保他一州司之职。”

陈诚一惊,他现在的本官也不过是绥州司。不过很快又想到,留后已经掌一镇大权,日后他们这些老人都会升官,早晚的事。

陈诚走后,邵树德立刻去见李孝昌,:“李都统,朱温已降,巢贼江河日。孟楷引两万军屯于泾陵,如今军心浮动,岂不是天予我等之功劳?都统手既有万人,不妨攻其营垒,不用太费力气,只需缠住贼军,不令其渡河南归便是。”

李孝昌也知立功的时候到了,便说:“攻何?”

“分一军去泾,监视贼军,一见其渡河,便挥师猛攻。”邵树德:“贼归去,必无战心,当可获大胜。”

“好,某这便去传令。”李孝昌兴致地说

第041章 当机立断

中和二年七月,义武节度使王存与李克用家世代姻亲,因此面为其转圜。

恰好朝廷正挖空心思往关中调兵,于是便托王存给李克用带个话:“若诚心款附,宜且归朔州俟朝命。若暴横如故,当与河东、大同军共讨之。”

李克用这次比较听话,立刻带兵离开了忻、代二州,到朔州待命。大同军防御史赫连铎本不李克用大军境,但京城四面行营诸都都统王铎亲自赶到了河中,以朝廷命令威压,让赫连铎放其境。

而在此时的华州,说服李详反正的事到了最后阶段。

“李将军,我家留后数战数捷,岂不比王重荣那守百倍?”陈诚举荐的说客李杭当着众人的面侃侃而谈:“朱温已得王侍中允诺,仍任同华节度使。将军既镇华州,得受大唐华州刺史之职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之事,何疑耶?”

李详是个满脸愁苦的老人,看起来就像个老实的农民。不过能跟随黄巢一路杀到关中,又怎么可能是普通角?手底不知多少人命呢。

屠夫,换了平常时候,李杭看都不敢多看一。但现在不一样,他是代表夏绥节度留后邵树德来说客的,河对岸的邽县还有六千夏绥兵,李详手底兵不满万,且人心浮动,多半不敢拿他怎么样。

“贵使有所不知,黄王在我军中安了不少人,我若归唐,未必能令所有人都听从啊。”李详愁眉苦脸地说

“将军莫不是在戏我!”李杭提了声音,满脸不:“此乃华州,并非安。将军典军多年,有众万人。死心塌地归于黄巢者又有几个?若不方便,将军但可放开营门,某这便传信渭北周、令狐两位将军,令其率两万夏绥兵南,替将军诛杀贼人。”

李详蹲坐在扎上,愁眉苦脸,一不像个大将。若是邵树德在此,多半要送他杆旱烟了,典型的陕北老农嘛。

“贵使稍安勿躁嘛。”李详笑了笑,撑开了一脸老褶:“且先去歇息一番,某再思虑思虑。”

说完,便让人带李杭去。李杭气得跺了跺脚,仰天叹。

“将军,事已至此,跟着黄王并无前途。开以后,关东起码有三四万唐军援,后面怕是更多。待到年底,十几万唐军集结,黄王如何能敌?”有将劝

“但为何降邵树德?此人乃夏绥节帅,远在北疆,然河中王重荣近在咫尺,为何不降他?”

“末将听闻邵树德尚无嗣,降了他,万一邵某死,咱们怕是都没好场。”

“有嗣又有何用?他这般年轻,即便有嗣亦是孩童。活着还好,无人敢反,若是死了,无亲族兄弟,这夏绥帅位天晓得会落到谁手里?咱们跟着他有何前途?”

“王遇,你说说看。”李详听了半天,也不发表意见,反而了一将,想听听他的看法。

“镇使,某觉得王重荣此人,不似英雄,守之犬。”王遇乃李详军中骁将,素有勇名,闻言立刻答,回答的话也颇个人风格。

李详闻言失笑,:“被铁林军打服了?”

王遇略有些尴尬,不过还是说:“去岁王重荣引兵西,末将领五千兵当扎营,与其战,大破其前军,斩首七百级,若不是朱玫赶到,定斩此辈。某不愿降王重荣,手败将罢了。”

说罢,又看了看其余诸将,:“你们若降王重荣,自去降好了。某听闻邵树德并不苛待降人,李唐宾如今亦是大将份,要降便降真英雄,王重荣之辈,某还瞧不上。”

王遇这话让诸人多有不满,但积威之,也没人敢当着他面撞。骁将这个名,可不是自封的,而是打来的,在座哪位没吃过他苦?说句难听的话,若此时镇使李详死了,军中推举一人为主,那只可能是王遇,而不是他们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haitangsoshu.org

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