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晚唐浮生 第32节(3/4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游。西段,已突破至陇山之西。北段,前山、大青山一线。

也就是说,现在关西北,基本上是农耕区域,甚至就连居住在这里的党项人,也是以农耕为主,游牧为辅,和汉人的劳作方式几无区别——西北汉人,也有少量人从事游牧,正是初唐年间所说的“胡化”。

龙泉、大斌二县邻无定河、大理河,南北都是连绵不断的山脉,但中间被河冲开了一个大的河谷平原,耕地面积其实相当可观。与之相比,南边的城平、绥德二县虽然也位于河谷平地,但面积远没有北边大。当然最差的还是延福县,九成以上面积是山地,穷困得很。

“宋别驾,夏绥镇竟然也有如许多的丝麻,本使真是怎么也没想到。”看着山河畔的某村落,邵树德指着大片的桑林,惊愕

“将军是武人,于战阵厮杀,劝课农桑,供给粮草,制定方略,宋某当仁不让。”被邵树德从监军院讨来的宋乐,而今已是绥州别驾,有了五品官。本来想把宋乐带在边时时请教的,但考虑到州中尚缺一可靠之人留守,因此还是决定让宋乐留来,一州五县悉数委之,州兵将领任遇吉、甄诩二人也听从他指挥,几乎就是心腹肱之臣的节奏了。

“王江宁曾有诗云‘蝉鸣空桑林,八月萧关’,使君可知萧关县在何?”宋乐问

“可是原州?”

“然也。”宋乐笑:“萧关已近城,仍有大片桑林,咱们绥州有蚕桑,寻常之事,就连幽州镇都有大片桑林。”

邵树德虚心受教。这就是不事生产,只懂打打杀杀的后果了。有了蚕桑业,就等于有了钱,因为在这个年代绢帛是承担了分货币职能的。而且桑木还可以制弓,是军工产业的原材料之一,再加上廉价的角、,至少可以说,在骑兵用弓方面,制作成本要比别的地方低很多。

“宋别驾,那边大好平地,为何却任其草,放牧羊?”往前走了一段后,邵树德指着一河边平原,

那里的草非常丰,似乎是因为汛期河泛滥的缘故,将大量营养质给冲上去。洪退去后,牧草便疯起来,成了一绝好的放牧地,产的味应该也不错。

“一则河堤缺失,汛期泛滥,淹没农田;一则缺引之渠,无法溉。”宋乐解释

邵树德,这个理他明白。不是靠着河就能溉农田的,因为地势总有低,太低易被淹没,太不易。只有少数地势刚刚好的地方,才能利用现成的资源溉,而这些地一般都已经被开发了。

“贞元七年,夏州开延化渠,引乌库狄泽,田二百余顷。此后三十年间,开渠愈广,田地愈多,至元和七年时,夏州贮粟达八万斛。后吐蕃围灵州,军绝,夏州以杂运米六万余斛至灵州。”宋乐侃侃而谈:“元和中,振武军垦田,引金河溉四千八百顷,收谷四十余万斛。使君,要想得粮,必先开渠,而今龙泉、大斌二县,渠可多?”

“不多,甚少。”邵树德摇

后世建国初期,为提农业产量,一大举措便是发动民众大修利,利用天然地势大量开挖小库,贮存汛期源,再开凿渠溉农田,成果斐然。甚至一直到九十年代,邵树德印象中冬季农闲时,农村还要派人上河清淤。

库和溉渠网,确实是农业发展绕不开的坎。龙泉、大斌二县,若不惜民力,大肆开挖库、沟渠,许多无法利用的闲田可就派上用场了,粮产量必然大增。但这事,怎么说呢,容易引起民变啊!如果可能的话,最好让别人来帮他们开挖,代价也由他们来承受。

邵树德心里有了数,继续听宋乐介绍农事。

Loading...

内容未加载完成,请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设置-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设置-关闭广告屏蔽】~

推荐使用【UC浏览器】or【火狐浏览器】or【百度极速版】打开并收藏网址!

收藏网址:https://www.haitangsoshu.org

">